常識科

常識科課程共有六個學習範疇,包括:健康與生活、人與環境、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、社會與公民、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和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,其內容衍生自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、科學教育與科技教育三個學習領域的學習元素。

 為使我們的孩子有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知識型經濟的發展,以應付新世紀的挑戰和銜接中學通識科,故本科銳意引入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,以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,從而建構知識和價值觀。

 為讓學生對自然世界與周遭生活環境中每天發生的事情更加關注,本校常識科課程以科學概念為切入點,為學生在「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」學習範疇中,設計STEM教學活動,透過手腦並用的科學探究活動來發展科學過程技能,讓學生有機會綜合和運用知識與技能。

 我們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要學習策略,常識科老師以單元形式設計多元化的課堂活動,如分組討論剪報內容、訪問、調查、個案研究、角色扮演、遊戲、實驗、分析蒐集資料和科技探究活動來達致不同的教學目的,藉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常識科時綜合共通能力、知識和價值觀的發展。

第一學習階段(小一至小三)

健康飲食展板

陽光笑容流動教室

同學們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

同學們進行電子學習活動

同學們認識國旗和國徽

同學們在探索磁鐵的特性

同學們紀錄植物的成長

同學們自製玩具車

 
第二學習階段(小四至小六)

以實作實驗,認識槓桿原理

我們合作測試不同物料,從而了解摩擦力

我們透過遊戲和展覽,認識食物的營養

參與網上問答比賽

從展板中深化學生對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

 

從電子互動遊戲認識健康飲食

 

從電路板中認識電的效能

 

閱讀展板,了解及認識更多有關大灣區的資訊